金秋九月,籌備已久的工匠大考也開始了。
由于是第一次考試,沒有先例可循,外加很多手藝人甚至是口口相傳,所以文化水平不高,這次的大考是以實踐為主、卷面為輔的。
就算不能說明白原理,只要手藝足夠好,也算過關,只是事后要參加朝廷開的突擊掃盲班,補考基礎文化課通過了,才能拿到相應的工匠證。除非工匠年過半百,且手藝達到出神入化的程度,才可以申請復核,然后做個有技術的文盲。
這條規矩一出,民間向學之風大起。
以前的普通百姓若是養不起孩子,把孩子送去匠人那里當學徒,也是條出路。自打官府宣布匠人也有像科舉一樣的考核之后,工匠的地位甚至都有了提升。
之前有些人會把孩子送去蒙館,只求識些常用字好去城鎮里謀個打雜之類的差事,后來都改成送去做學徒了。這回可好,甭管是考科舉還是考工匠,都得識字。那些在工坊沒呆多久的小孩子,大概又要回蒙館去先認字了。
以后家里但凡條件過得去的,都得先把孩子送去蒙館里試試天賦了,要是大字不識一個,想當學徒都未必有人肯收了。
因為現在工匠們的文化水平不高,所以只用三天,成績就都記錄好并且張榜公布了。只是相應的證件還要慢慢制作頒發。
要選拔精英,工部并沒有絲毫放水,木工鐵匠陶匠等等各行各業,通過考核的認證工匠,一共才一百多個。除了十一個年紀實在太大的,剩下的都被圣人收攏進了工部。
緊接著的,就是圣人加的恩科,有物理、化學兩科。這兩科外面現在還沒教材,所以考卷的前兩頁,就是整理好的本次考試能用到的所有基礎知識。
對,這是個開卷考試,知識點都有,只要能看懂,就沒有超綱的題??荚嚂r長一共三天,其實單純做卷子,一個時辰足矣,剩下的時間,都是為了讓人“現學現賣”。
兩門恩科選□□的學子,并不能直接到工部任職,而是要先去國子監當上三年的“研究生”。甚至得有所成就才能“畢業”,交不出讓人滿意的“畢業論文”,就得面臨延畢的威脅。
最后選□□的研究生,物理科的大部分都是算經科的天才熟人,化學科則是道長聚會,還混了一小撮變戲法的。
這樣選出來的人,物理科的看起來還好,頂多是把一些知名的偏科人才搜羅了起來,看起來都還是正經的書生。甚至還有幾分挖掘滄海遺珠的感覺。
對比之下,化學科是怎么看怎么不靠譜。神神鬼鬼的,哪怕有姬昭明背書,朝堂上也還是有了許多質疑之聲。
圣人壓住了所有的聲音,還給化學學院開出了最充足的預算。姬二爺也難得沒有提出異議,大方得批了。此舉更加讓眾人不滿,甚至有人想要當朝死諫來勸阻圣人。
“道人誤國??!求圣上三思!”
“圣上乃天子之尊,不可被江湖術士蒙蔽!”
“臣以為化學科選拔人才有偏,請圣上恩允,重新閱卷!”
也不能全怪大臣們敏感。自古以來,明君到了一定年紀后,對于自己剩下的壽命,也很難不寄希望于求仙問道。最終弄得自己的執政生涯是虎頭蛇尾。所以,一旦皇帝開始寵信道士了,賢臣們心中的警鐘就會接連不停得敲響。
圣人氣壞了:“懷疑試卷的,下了朝自己去工部看例卷,題目、答案、解析都齊全,分數和排序你們盡管重新算!你們也別在這兒指桑罵槐,朕還沒糊涂,敢提長生不老的都給朕拖下去杖斃。還有,那幾個要死諫的,不許攔著,想去見先帝就去,正好替朕問問,朕今時今日之策是否真的有錯?”
眾臣跪了一片,姬昭明也不好意思自己站著,跟著一起跪伏在地,聽圣人的訓斥。
“不想用道士術士是吧?你們家家戶戶現在點的燈就是道士做的!先回去把你們家里那些燈都撤了、窗戶都換了,再來跟朕說幾個出家人的不是!出家人為國入世,豈容你等污蔑?”
享受到了明亮,誰還愿意重回黑暗。見圣人圣意已決,也不敢再直接頂上,而是打算回去從長計議,好嚴防死守這些道士。也有人想要從已錄取的人里做文章,可惜姬昭明最初就想過這種可能,人才選拔過程中可謂是嚴防死守,讓外界很難抓到毛病。
新學科的開始算是順利,畢竟有書院兜底和圣人撥款,所以學習的費用不算高,只要考到及格線,就能暫時茍住一段時間。
而且恩科小科舉結束后,也是要給考生們一段時間回鄉探親的。暫時沒開課,姬昭明就沒有多忙,正好有時間琢磨如何在二公主的婚禮上為難新郎官。
姬昭明想的題目確實都是又生僻又刁鉆的,拉著師兄一起翻書查了兩天,整理了滿滿一頁紙,都是能讓先生們也要認真回想思考的題目。
這個準備不可謂不充分。把題目偷偷拿給二公主看,姬昭明問她:“怎么樣,有日子沒回弘文館念書,嘉和你現在也答不上來了吧?”